特許||與狼共舞:公立醫院特許經營
來源:天斗律所作者:天斗律所
公立醫院特許經營模式對于民資快速進入醫療市場似乎是一條捷徑,也是中國醫療體制下的一種特殊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能否成為未來民資涉足醫療的主要模式,具體有哪些困境,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本質上講,特許經營是公立醫院盈利合法化的工具。通過與資本的結合,公立醫院可以較為容易的擺脫非營利性的束縛,通過特許經營的分院獲取進一步的收益。其本質決定,這種模式很難成為推動醫療市場化的主要模式,甚至會對醫療市場化開倒車。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公立醫院的特許經營雖然是一種新的嘗試,但在中國民營醫療市場早已經發展出類似的但規避體制限制的模式:院旁院模式。所謂的院旁院就是在知名公立醫院邊上開設體制外醫療機構,民營醫院主要的服務方來自公立醫院。目前來看,新世紀兒童醫院是最成功的院旁院實踐者,早已不再局限于北京,而是向全國拓展。院旁院模式和特許經營在本質上是十分類似的,這類模式最大的制約在其依賴性上。
表面看來,特許經營將公立醫院的優質資源特別是優質的醫生資源將直接向體制外輸出,能夠有效帶動體制外的醫療服務發展。但體制外醫院在獲得優質的品牌和技術的同時,也同時意味著高度依賴于公立醫院的輸血和支持。首先,這是一種高風險的模式,一旦發生輸血方退出,體制外醫療機構的抗風險能力是基本沒有的。其次,高度依賴公立醫院也意味著這類醫院如要發展自身的特色業務會非常困難。由于公立醫院在合作醫院內的強勢地位,其很難允許合作醫院去發展其他特色,從而形成對公立資源的可替代性。即使允許其他特色發展,由于合作醫院已經被單獨一家公立醫院捆綁,其他優秀人才很難真正融入這一體系,更別說其他優秀公立醫院的合作。
另外,特許經營模式的政策資源限制性非常強,難以大規??焖購椭?。由于特許經營是捆綁在一家醫院之上,受制于中國醫院的屬地化管理,如果要擴展到其他地區,也意味著需要去其他地區和當地政府或當地醫院展開合作,這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工作,各個利益體的訴求在其中都不相同。與純粹的民營醫院相比,這類模式在前期的溝通成本要遠高于民營機構,這也意味著其整體的發展將非常的緩慢。
而且,既然是政策性資源,也意味著不確定性很強。與院旁院相比,特許經營模式的政策風險要高很多,時時受制于政策的變化。從目前北京出臺的相關文件來看,特許經營的收入和利潤分配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這進一步制約了其成為體制外醫療服務模式可選擇模式的可能。
特許經營模式對醫療資源的擴大尚存疑慮。從初期來看,公立醫院向體制外醫院輸出技術和品牌只是將醫療資源平移而非擴大優質資源,這將在短期內加劇醫療資源的不平衡。不過如果能在同時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訓練,就長遠來看,這種模式確實能帶動醫療資源的擴展。但從近年來公立醫院分院的實踐來看,也從院旁院的發展來看,人才的培養并沒有很好的跟上,這些分院仍然極度匱乏優質醫生。因此,特許經營能否培養成人才梯隊仍然存疑。
最后,從長期的競爭力來看,特許經營模式不具備優勢。由于受制于合作方,難以大規模擴張,人才梯隊如果也不能及時補充跟上,特許經營模式最終將無法應對未來市場的競爭,只能淪為公立醫院擴張的工具,而無法真正參與到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
就長期來看,民營的基礎醫療機構(社區醫院,健康管理機構,??漆t院)將率先獲得發展,這需要和商業醫療保險公司協同配合,加之資本投入可以實現快速布點,為民營醫院的發展提供基礎。但這種模式更強調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商業保險的配合程度,而非依賴于公立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政府主辦的社會保險,經營范圍與公立醫院更多的是分工合作而非趨同,這是與特許經營模式背后趨同理念有著明顯分歧。
公立醫院特許經營雖然可以快速介入醫療市場,立足腳跟,但有諸多制約因素,難以長久發展,這是一場與狼共舞的盛宴,很酷,很危險。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國際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所有人,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